7月初,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,国内手机市场整体增长 1% 的情况下,华为却逆势实现 12% 的同比增长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,苹果以8%紧随其后。
7月初,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,国内手机市场整体增长 1% 的情况下,华为却逆势实现 12% 的同比增长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,苹果以8%紧随其后。
这意味着,时隔多年,华为有望重登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。这场逆袭绝非偶然,而是一场技术沉淀、产品矩阵与生态战略的“三重奏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华为12%的增速中,既有千元机“畅享80”的“地基式”渗透,也有Pura 80系列和折叠屏的“天花板”突破。
这种“高低通吃”的打法,恰好击中了当下消费者两极分化的需求,因为经济型用户追求耐用实惠,高端用户渴望技术稀缺性。反观苹果,其增长主要依赖iPhone 16系列的常规升级和降价策略。
其中,5月发布的nova14系列成为本季度最大黑马。这款定价2000-3000元的中端机,既搭载了下放的卫星通信技术,又延续了华为一贯的影像优势。
很多网友说得实在:很多人买nova14就冲着“能发卫星消息”,虽然可能一辈子用不上,但这就是品牌技术力的心理溢价。
这种“技术下放”策略,让华为在中端市场建立起护城河,甚至分流了部分原计划购买旗舰机的用户。
华为市场份额重回第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Pura X折叠屏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0%,背后是鸿蒙系统对折叠形态的深度适配。例如“平行视界”功能让抖音直播和购物车同屏操作,这种细节体验的打磨,让华为在折叠屏市场拿下35%的份额,远超三星。
截至2025年6月,搭载鸿蒙的设备已突破8亿台,汽车、家电、穿戴设备的互联体验,正在构建一个“华为式生活闭环”。当用户发现用手表能控制汽车、用手机能调节空调时,换机决策就变成了生态决策。
此外,华为的卫星通信技术已迭代至第三代,不仅能发短信,还能传输压缩图片。在近期某次地震救援中,受灾区华为用户通过卫星功能报平安的案例被广泛传播。
这种“救命技术”带来的品牌信任感,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。业内人士指出:卫星通信的研发成本极高,其他厂商短期内难以跟进。这就像苹果当年的Face ID——技术本身未必常用,但能树立“人无我有”的标杆。
总体来说,存量竞争时代,堆料式创新已失效,真正的突破在于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。从被制裁时的至暗时刻,到如今重回第一,华为的故事证明了一点:当一家企业把技术研发当作“生存信仰”,市场终会以份额投票。
正如任正非所说:没有退路的路,反而成了最好的路。这一次,华为不仅赢回了市场,更赢回了中国科技产业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