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魅族22预热了屏幕正面的熄屏图,是祖传且好评的白面板,而且“黑边”宽度再次打破了目前的记录,只有1.2mm,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了。

但在评论区翻了一下,那是一片唏嘘声呀

而发布时间就是这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,如果我们仔细回看一下魅族22预热之路,那可能有点像一部“拖延症晚期”的连续剧……
从3月开始,魅族官宣魅族22“夏天见”,海报上的“AI生态大处着眼,旗舰手机小处着手”真的吊足胃口;
再到6月,魅族的一款新机入网,型号M582Q,再对比前代魅族21 Pro的M481Q,基本能坐实是魅族22了
本想着6、7月发布吧,但……好吧,现在7月底了,终于是挤出牙膏了,但距离最初承诺的“夏天见”就只剩最后一个月了,当然了如果你说曾经的魅族是珠海魅族,那是四季如夏,那这就没得说了(开个玩笑)言归正传,就当魅族22真的是在细心打磨吧,但这半年魅族内部似乎有点波谲云诡呀。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,6月底,魅族的微信公众号“星纪魅族科技”突然更名为“魅族科技”,当时我朋友就问我,星际和魅族掰了?
这我也不知道呀,也不知道哪传来的,直到后来我刷到一条微博“这是闹掰了的意思吗?”
看到这些改动,说实话我也往这方面想了,黄章要回归了?直到7月4日高管紧急辟谣,说只是想让传播聚焦在品牌本身
本来这件事也没什么的,但直到前几天有一个更关键的信号浮出水面了,黄章的亲弟弟黄质潘在上周接任了星纪魅族集团CEO
他是2004年就加入魅族的“老臣”了,从采购、财务一路做到“老”魅族科技CEO,再到星纪魅族副总裁兼手机事业部总裁,几乎贯穿了魅族所有的关键转折,如今黄质潘夺取大权,能不能让魅族翻身呢?我觉得还是要看战略和产品,但魅族的战略似乎有点反复横跳…… 今年年初魅族高调宣布“All in AI”,停止开发“传统手机”的新项目,在官方的宣发视频里,魅族22可是被大大的“Stop”封印了
那问题来了,现在预热的魅族22是什么?难道在宣发或者尾巴上写“AI 手机”那就真的不是传统手机吗?
其实我也不是想把魅族批判一番,它曾经是“手机界的黄埔军校”,现在各家定制UI都有魅族的影子,做产品不是喊口号,“三年内回到国内中高端市场TOP5”也只剩下8个月了,这三年内重回是没戏的,但这次魅族22能带领魅族翻身吗?
(标注:2023年3月30日,魅族20系列发布会上官宣)
我们先看看目前的爆料吧,首先是我期待最大的影像,这次如无意外终于是补齐短板,用上潜望长焦,据说还是Ultra级别的,小尺寸机身,71mm宽度,5500mAh电池。看着是不错的,但回归到开头我们提到的,魅族22这发布时间真的太尴尬了,你说它没上旗舰芯片吧,它上了骁龙8 Elite,但从目前消息来看,高通在9月就要发布骁龙8 Elite 2了,最快9月底小米16等新机就要扎堆上市了,如果魅族22在8月中旬才发布,那“真·旗舰芯片”的体验期可能不足一个月,面对稍晚一两个月但配置更新的竞品,唯有靠白面板情怀,至于1.2mm的记录可能很快就不是唯一了……
魅族成败与否,人固然关键,但最终还得产品说话,也要靠价格说话,如果魅族22能靠工业设计+性价比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,否则大胆的定价可能会让纯白面板、曾经的情怀成为日落前最后一抹光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