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 | 王新喜

我们知道,苹果一直是双供应链模式,就是任何一个关键元器件的生产,都有两个供应商供苹果选择,一旦其中一家不符合预期或者谋求定价权,苹果选择另一家来制衡,牢牢掌控议价权。
但是苹果也不会刻意去压榨供应商的利润,毕竟,供应商需要有合理的利润去提升工艺与技术标准。在过去,一般有供应商提出涨价要求,如果要求合理,苹果都会满足,比如过去因为富士康郑州人工成本增加了,苹果直接给富士康代工涨价,承担了这部分的费用。但是对于不合理的要求,苹果就会明确拒绝。
苹果与台积电定价主导权之争打响
在苹果来看,台积电可能是在谋求定价的主导权。因为在芯片制造代工领域,苹果没有做到双供应链平衡,如前所述,苹果大部分零部件基本都是由两家或者多家企业一同供货,让这几家企业互相竞争,压低成本,必要时还可以剔除换掉其中之一,培养新的厂商加入。
事实上,在过去,富士康就曾经给苹果这种压力,随着富士康一家独大的无可替代性越来越大,2016年前后,富士康不再像以前那样,十分轻易就接受苹果的条件。
彼时苹果开始要求供应商报价降低20%,这遭到富士康反对,富士康集团旗下公司则认为,这样的价位难以接受,并表示,如果没有合理利润将不接受苹果订单。
后来苹果是怎么做的呢?苹果把订单分给和硕、立讯精密、纬创等其他几大代工厂商,并不断扶持其他代工厂的壮大。
发展到今天,立讯精密在持续壮大与成长,其代工的产品从声、光、电学零部件逐步升级到AirPods耳机整机,并在2020年斥资33亿元收购了纬创的两家子公司,获得了关键的iPhone整机代工业务。
如今随着立讯精密的一路走高,对富士康的替代效应越来越强,今年有消息指出立讯精密拿下iPhone13 Pro 40%订单,另外60%的订单则由富士康承包。
相对于过去来看,富士康的订单占比与议价权已经被持续削弱。富士康明显比过去要听话得多了。
但是台积电不是富士康。台积电的技术实力与不可替代性也要远超过富士康。其实苹果当然是有三星可以选择,但是三星的工艺与台积电的工艺还存在差距。
三星最有实力制衡台积电。早在今年6月30日,三星电子宣布了3纳米芯片量产!根据三星官网的数据,3nm芯片相比之前的5nm芯片,性能提升23%,功耗降低45%,芯片面积缩小16%。

因此,从三星在3nm的突破与实力来看,三星苹果再度合作的可能性变大。
苹果也有难处,从今天来看,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正在步入下行趋势,从今年的消费行情来看,由于疫情反复以及经济下行,消费端的消费观念开始趋向理性,市场消费信心走低。
很多人手头紧,也不敢乱花钱,加之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,消费者换机欲望走低,第三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地区罕见出现1%的降幅,目前iPhone14系列的销量也不及预期,当前有消息称,郑州富士康已经拆除了iPhone 14部分产线。
因此,基于iPhone13系列过于畅销,以及换机周期拉长,iPhone14销量下滑可能会是大概率事件,苹果为了确保利润,从供应链环节为自己流出部分利润可能就成为苹果的一种诉求。
毕竟,三星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争取为苹果A系列芯片代工的机会,如果苹果将这个机会留给三星,三星无疑能接受更低的代工价格,由于苹果本身的需求量,芯片代工成本降低,将为苹果节省出大量的利润。
因此,在苹果强势要求涨价的情况下,台积电可能会选择与苹果进一步谈判,但苹果退让的可能性非常小,从双方的个性与实力来看,这场博弈的结果以台积电妥协结束的可能性更大。
也有业内人士谈到,唯有硬刚苹果,台积电才有生的机会,如果服软了,就成为苹果棋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