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5-23282306136 4236 3915
8月4日,苹果发布了季报,根据第三季财报苹果已连续三季营收减少,Apple的股价重挫4.8%,收于181.99美元。
苹果的市值一夜之内蒸发掉1600亿美元(以当天汇率计算,约合11500亿元人民币),跌至2.8万亿美元,失守3万亿美元大关。
曾经,苹果在中国市场被认为是不可撼动的巨头,然而,现实却给了苹果一个迥然不同的答案。很多业内人士曾认为,由于华为的芯片限制,没有了华为的竞争压力,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表现将更加强势,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。
然而,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。失守3万亿!苹果一夜蒸发11500亿元,为什么突然就崩了?
首先,苹果的崩盘并非偶然。
从行业环境来看,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呈下滑趋势,这给所有手机制造商都带来了压力,苹果也不例外。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,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下滑,这意味着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点,消费者对新的智能手机需求减弱。
这个趋势对苹果的影响尤为明显,因为苹果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销售硬件产品,特别是iPhone。
其次,苹果近年来频繁与各地区制定的规则硬碰硬,例如不再附赠充电器等配件。
这一策略一度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,巴西、欧洲多地都曾对其进行罚款。这不仅影响了苹果的财务状况,也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。
在中国市场,这种策略也遭到了冷遇,消费者对苹果公司这种行为的态度总体上也是不支持的,毕竟还得重新花钱购买充电器。
在俄罗斯市场,已经公布了部分场景下禁止使用苹果iPhone产品。
再者,苹果在追求利润的同时,近些年还加速推动着产业链迁移的计划。期间,苹果接连“抛弃”了欧菲光等数十家中企供应商,丝毫不顾及后果。
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与中国市场的关系,也对苹果的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构成了挑战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,苹果的这一策略显得尤为冒险,因为中国市场对于苹果来说至关重要。
最后,也是最直接的原因,国产手机的高端化崛起。在中国市场,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等品牌都在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,其产品的性能、设计和价格都开始与苹果形成竞争。
尤其是华为的Mate和P系列,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。与此同时,这些国产品牌也在持续投入研发,提升自身技术实力,进一步增强了其产品竞争力。
在整体行业趋势下行和内部策略失误的双重打击下,苹果公司曾经的辉煌很难重现,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。
再加上2023年华为的手机业务强劲“复苏”的情况下,苹果还会受到冲击,华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原本就很大,再加上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,以及匹敌苹果的品牌影响力。
所以,苹果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,未来需要重新审视其市场策略,调整并重视与中国市场的关系。产品方面一贯挤牙膏的霸道作风是行不通的了。
SHELLBOX
為手機防護而生